西四线全线采用数字射线检测技术案例
来源:吴鹏超 张青勇 张志 王晓霞 李志奎 作者:吴鹏超 张青勇 张志 王晓霞 李志奎 时间:2025-11-2 阅读:
吴鹏超 张青勇 张志 王晓霞 李志奎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管理分公司西北项目管理中心
背景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作为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设计压力12 MPa,管径1219 mm,采用L555M/X80M钢管,设计输量150×108 Nm3/a。项目建设按照集团公司“全机械化施工、全数字化移交、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在全线管道焊口无损检测方面,采用数字射线DR检测全面取代传统的RT射线检测,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做法
(1)DR检测原理。X射线透过金属材料后,其强度会由于材料的吸收现象而发生改变,而这些记录着吸收量信息的射线会被射线探测器接受,并经过模拟数字信号的转变而被计算机所接受,形成数字图像,并按照一定格式储存在计算机内,可在显示器上显示。专业人员可根据这些图像进行缺陷评定。
(2)DR检测技术分类。“中心透照”是射线源在管道内曝光,数字探测器在管道外部对焊道进行数字成像的检测技术,主要由牵引车、高频X射线源(周向)、磁介定位系统、管壁爬行器、数字探测器、运动控制系统和数字成像系统组成(图 1)。“双壁单影透照”是射线源与探测器均在管道外部对焊道进行数字成像的检测技术,主要由管壁爬行器(射线源车)、高频X射线源(定向)、管壁爬行器(探测器车)、数字探测器、运动控制系统和数字成像系统组成(图 2)。

图 1 管道内部牵引车及磁介定位系统示意图

图 2 双壁单影透照示意图
(3)DR检测技术特点。一是检测环保方便。DR检测使用计算机对射线机、数字探测器、检测装置的行走、定位、曝光参数设置更加精准;图像信噪比、灵敏度高,厚度宽容度大(图 3);图像清晰,精确到微小细节,同RT射线胶片照相检测相比,辐射剂量小、经济环保、使用方便。二是检测效率高。DR检测主要为现场操作,图片拼接,查看底片的成像情况。RT检测完成后,需要底片冲洗,冲洗完才能知道冲洗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补片。DR的检测评定时间较RT的检测评定时间大幅缩减(表 1)。

图 3 DR检测图像
表 1 DR检测与RT检测耗费时间对比

(4)DR检测过程控制。一是人员管理。从事 DR 检测的人员要求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 RT(D)资格证书,图像评定及审核应由 RT(D)Ⅱ级及以上资格人员完成。从事 DR 检测的人员在上岗前,由建设单位认可的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并颁发上岗证。二是设备管理。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设备在入场前都经过专业机构的鉴定,入场后在现场各个检测标段选取部分焊口进行RT检测,进行结果比对,保证检测工艺与结果的可靠性。三是开工管理。西四线甘宁段6家检测单位共抽取66道焊口首先进行RT检测,再进行一遍DR检测,对两遍射线检测从焊口评片定级、焊口缺陷大小、位置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验证。其中65道焊口DR检测图像中的缺欠与RT检测底片中的缺陷一致,且DR检测和RT检测长度偏差不大于2.5 mm,该判定结果满足DEC文件《无损检测设备管理准则》6.2.5条,另外1道焊口DR检测和RT检测缺陷位置以及缺陷性质不符合,其中DR评定缺陷大小为1点,同一位置RT评定未见缺陷,表明DR检测结果较RT检测结果灵敏。对同一道焊口进行评定,DR和RT对于Ⅱ级及以上的焊口检测定级,符合率达到100%,不符合率为0。综合判断DR检测和RT检测的效果一致。
(5)检测效果。自西四线工程开工以来,全线采用DR数字化检测焊口36282道,并依据地区等级,在一般线路段中采取了按比例抽检的形式来验证AUT检测工艺,在百口、穿越、返修、组合自动焊等特殊焊口中采用了100%DR检测+超声检测(AUT或PAUT),合格率达到要求。
启示
实践表明,DR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成像速度快、可连续成像、检测结果能实时发送与传输、远程评定与审核,有效提高了评定效率和检测质量。改进思路:一是研究适合于DR检测的曲面成像板,加强图像动态拼接技术,提高评图效率,对DR设备重量和可操作性进行优化,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二是项目施工前,召开DR无损检测交底会,统一各检测单位评定标准,并定期召开DR检测技术交流会,及时统计评定出现的差异问题,并组织专业人士对存在的差异问题统一评定标准和思路。三是建立典型缺陷检测图片库,推进DR检测技术+互联网模式,加快实现远程评片、专家会诊、云检测数据库查询等智慧功能。

作者简介: 吴鹏超,1988年生,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西北项目管理中心甘肃项目分部调度岗,主要从事长输管道建设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联系方式:13593401500,1150449145@qq.com。
上篇:
下篇: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