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后果区治理研究

人口密集型管道高后果区管控分析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邓克飞 时间:2019-11-26 阅读:

邓克飞

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陕西输气管理处



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是管道管理的重点区域,一旦管道泄漏爆炸将产生较大伤亡。

近年来,因管道失效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控制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增量、管好存量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1 高后果区产生的原因

规范之间缺乏衔接。 GB 32167 ―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6.1高后果区识别准则中规定,管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符合相应要素即为高后果区,而GB 50251 ―2015《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4.1线路选择中则规定管道与建筑物之间不少于5米距离即符合要求。在城乡建设项目审批中,一般都是参照《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执行,将导致出现大量的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风险隐患。

法律法规标准偏低。《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仅规定管道两侧5米范围内不准修建房屋、大棚、牲畜圈等,没有对在管道周边修建人口密集场所等提出相应的距离要求,以致地方政府和管道企业在进行管理时难以找到法律依据 。

土地资源持续紧张。 陕京管道大部分管段最初沿省道、县道、乡道空旷地带敷设,随着城乡建设扩张加速,地方政府纷纷依道路建设房屋、商业区、移民新村,开展棚户区改造升级等,造成人口密度增加,管道地区等级随之升高。

规划缺乏有效协调。 城乡规划与管道规划不协调。管道建设初期周边土地尚未规划和开发,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管道周边大规模开发建设,不仅造成管道地区等级升高,还会增加新的高后果区,给管道和周边地区都带来了安全风险。

管道未取得路权。新建油气管道仅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无土地使用权,管道企业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当管道敷设在城市规划区和发展区时,土地规划部门为保证土地有效利用,往往忽略了管道的保护距离,致使管道上方出现占压或者安全距离不足,为管道安全运行和公共安全埋下隐患。

企业管理存在不足。 部分管道企业落实完整性管理要求有差距,高后果区识别不够精确,缺乏有效的风险减缓措施,采取的方法过于简单和形式化,可操作性不强。

2 控制高后果区增量的措施

完善法律保障措施。建议修订管道保护法,增加管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不允许规划人口密集区域的规定,以便政府监管部门和管道企业有法可依。通过修订管道保护法,完善相关标准规范,明确管道保护的安全距离和完善管道周边土地规划利用,形成法律、法规、标准配套严密的制度保障体系,为破解高后果区管理难题提供保障。将管道完整性管理写入管道保护法,明确政府部门和管道企业推行完整性管理的责任,从管道规划、路由许可、运行维护、事故调查、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落实对高后果区的管理。建立管道地下通过权制度,保障企业用地权利。对因地区等级升高需要进行整改的资金来源,建议按照“后建服从先建,后建承担整改资金”的原则操作。

完善监督管理措施。建议政府在城乡规划部门中 专门成立管道规划科,协调管道两侧建设规划,并与政府油气主管部门沟通,做到管道周边规划建设专人管理。建立相关部门对履行规划许可、项目审批、隐患整治及与管道保持安全距离的责任清单进行考核。对管道周边违建的经营主体应依法查处。新建管道前期,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应要求管道路由选择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域或规划建设区域,开展高后果区识别,并写入批复文件作为运营管理依据。

完善政企合作机制。管道企业应加强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合作,联合举行工作例会或互派人员入驻,企业提前了解在管道周边的建设规划,主动汇报,据理力争,划定项目红线时与管道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形成新的高后果区。

3 管好高后果区存量的措施

精准识别高后果区管段。及时开展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准确掌握高后果区数量、长度和分布情况,采取“三防”措施,严格落实管道法定检验制度,防止管道与市政管网、交通设施交叉或穿越形成密闭空间等隐患,规避和防范违法挖掘施工、内外腐蚀、地质灾害等高后果区风险。

强化高后果区风险评估。依据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规定,明确输气管道发生事故的潜在影响半径区域和主要风险因素;根据高后果区的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情况,分析形成封闭空间发生爆炸的可能位置;评估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对人员中毒的影响情况等。

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光纤预警、次声波预警、无人机巡护等多种手段实时监测,以保证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风险消减措施。

加强政企和企民合作。依靠地方政府部门加强第三方项目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管理,及时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管道保护要求,定期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管道高后果区巡查工作,有效防止高后果区管段因施工挖掘损坏管道和违法占压。在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制定泄漏警戒和人员疏散方案,并联合地方政府部门组织高后果区内单位和居民应急演练。建立管道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第三方施工管理。 开展管道沿线地方建设项目调查,根据施工类型和复杂程度,与政府主管部门商定实施分级审批和分级管理。执行第三方施工作业票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对施工项目单独归档,方便事故事件追溯。推行现场施工警示标识和围栏标准化;全员开展安全告知、警示教育;杜绝机械开挖,严格执行“可视、平稳”穿越管道的施工原则;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施工结束后确保管沟回填夯实、地貌恢复,增设警示标识等。

开展管道保护宣传。针对农村地区在管道周边建房迁坟取土、新农村建设等施工作业,联合乡镇、村委定期开展管道保护宣传,向村民赠送纪念品、宣传品,提高宣传效果。与村干部、机械手、婚庆司仪等交朋友,发展沿线信息员、管道保护志愿者,广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提升日常巡线质量。按照一区一案做好管道巡线,巡线员应了解和掌握新农村建设规划、管道周围土地情况、管道警示标识及土地户主情况等,提高巡线管理的针对性。建立管道保护微信群,实现扁平化管理。与公安部门和安防外包单位合作 ,定期开展联合巡检,打击震慑违法活动。

完善管道应急响应。定期开展高后果区联合演练,提升社会公众保护管道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高后果区居民掌握管线的位置、介质的危害性、发生泄漏和事故前兆的识别、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泄漏后火源的控制等相关知识;在高后果区明显位置标注逃生路线和安全区域;建立高后果区人员疏散、交通管制、医疗救助、火灾扑救、管道抢修等内容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地企联合演练,及时修订完善高后果区应急预案。

 

作者:邓克飞, 1980年生,科长,陕西输气管理处工程师。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