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观点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对话

对话(57):多举措加强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风险管控

来源:《管道安全保护》2025年第2期 作者:邹磊 刘磊 马雄涛 马英凯 许文平 时间:2025-7-17 阅读:

《管道安全保护》编辑部:城镇燃气管道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第三方施工活动频繁,范围广,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影响管道本体安全和公共安全。面对复杂的地下环境、高密度的人群活动等不利因素,传统单一的管控模式已显不足。如何筑牢城燃管道预防第三方损坏的防护体系,我们邀请了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从事管道管理工作的几位同志畅谈做法和体会,欢迎大家互动交流。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第三方施工要从被动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变


邹磊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管理长输、城燃各类管道约2万余公里,途经山地、平原、城镇、农村,周边环境复杂,第三方施工损坏管道的风险突出。公司从深化政企联动、开展普法宣传、加大技防应用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实现第三方施工安全管理由事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

深化政企联动,强化源头防范。组织所属各单位主动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村委对接,通过召开联席会、培训会、管理部门下发文件、签订联防协议、联合宣传等方式推进联防联控建设活动。所属遵化公司主动协调遵化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召开第三方施工单位培训会,提高各施工单位管道安全风险意识,加强与燃气企业合作,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所属衡水公司与衡水市相关主管部门联合组织驻村安全员和协管员开展专题培训。所属保定能源公司联合区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发改局、消防中队开展第三方施工损坏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应急演练,联合安新县发展和改革局、电力局,举办安全生产月“管道安全系万家,人人有责守护它”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区管委会、住建局、应急局及40余家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安全生产月”全民参与燃气管线巡查徒步活动。所属晋州公司联合城管执法局开展天然气安全知识、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的危害性等普法宣传。第三方施工管控离不开主管部门的支持,通过每季度滚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联防联控活动,建立了政企联动的保护机制,例如晋州市主管部门定期巡查区域内的第三方施工情况和管理情况。

开展管道保护宣传,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利用网络宣传、现场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滚动式宣传,通过普法讲座、录制视频、编制宣传手册等方式,重点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及河北省针对管道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宣传讲解。今年以来通过联合普法、网络宣传、走访宣传、定点集中宣传等多种方式,联合县、乡、村开展普法活动1307次,走访各级管理部门411次,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宣传18446次,大型机械、施工队伍等精准宣传570次,定点宣传205次,走访周边居民宣传22779人次,录制安全宣传视频7份,1652个村、1054个小区、184个重点用户设置了管道安全宣传栏。5月份承办了昆仑能源公司管道保护宣传活动,现场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到,这些管道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这么重要,以后一定会多留意,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强化技防应用,增强管控措施。编制《第三方施工技防应用指南》,明确设备的选型、安装、监控远传和预警监测。配备视频监控290台,对野蛮施工风险区域实现24小时监控,动态跟踪预警,及时发现现场施工并开展线上管控;单兵哨岗177台,辅助监护范围广、点位多的施工作业区;执法记录仪923台,便于巡检过程中第三方施工管理取证。通过技防设备的配备,弥补了人防不能24小时监控的难点,解决了大面积施工的监护能力不足问题,增强了管理过程中的取证能力。


公司立足管理实际,还开展了从流程管理到现场管理的各项体系优化。一是重点明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三方施工和个人自建施工分别管理,第三方施工结合施工情况分一、二、三级进行管理;二是明确管理程序,形成第三方施工管理程序(八步法)、野蛮施工管理程序、多点施工管理程序;三是加强过程管理,健全并完善第三方施工指导意见,形成40项典型做法;四是强化现场管控,形成第三方施工现场管理流程,从接报、前期现场管理、现场标识设置、露管管理、监护管理、验收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管道保护,任重而道远,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需要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事前管控、事中监管、事后验收,加强政企联控、企民联防,不断提升技防应用,方能实现从 “被动管理” 到 “主动预防”的转变。 

作者简介:邹磊,1980年生,高级工程师,研究生,中石油昆仑燃气河北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管理工作。联系方式:13315115988,zoulei03@petrochina.com.cn。

 

提升四种能力筑牢第三方施工损坏防护体系


刘磊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管道管理部

 

天然气管道是保障我国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稳定运行的重要能源输送基础,其安全是守护城市与公众安全的基准防线。在《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政策法规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安全生产等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中国石油集团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聚焦天然气管道风险隐患和管理短板,扎实推进管道保护各项工作任务,有力保障了管道生产和社会生活稳定运转。

近年来,受使用年限增长、老化加速以及第三方损坏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事故频发,仅2024年上半年全国27省117个城市发生了181起相关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中,第三方施工损坏是天然气管网事故的首要原因,占燃气管网事故的89%,造成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占约64%和56%。

例如,2024年底,河北省衡水市一村民在修建自家渗水井期间,在未告知燃气公司情况下野蛮施工,将某燃气公司De 160 mm中压管道损坏,造成冬保期间该区域4个村720户煤改气用户停气。燃气公司接警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在管道抢修过程中现场作业坑发生坍塌。

剖析此次事故教训,一是第三方施工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燃气公司对已制定的第三方施工管理程序有章不循,缺乏有效监管;现场未采取人员盯防、视频监控等升级管理措施,导致管道遭受损坏并酿成事故。二是承包商监管存在缺失。现场抢修作业前未进行检维修和承包商作业亡命行为警示教育,且未采取有效的坍塌防护措施,暴露出燃气企业检维修管理薄弱、未落实作业前安全条件确认等问题,承包商作业过程风险管控存在明显缺失。三是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燃气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不力,应急协调、处置能力不满足冬保期间客观要求,应急工器具配备不充分,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突出问题。四是动态风险识别管控不到位。燃气公司对燃气管道遭受损坏、应急抢险作业等风险识别不到位,未对第三方野蛮施工及公司相关岗位人员开展针对性提示并制定管控措施,导致各类风险交织叠加,造成亡人事故。

为有效应对燃气管道第三方损坏,亟需制定有效措施提升燃气企业以下“四种能力”。

强化提升第三方施工监管能力。一是对燃气管道沿线第三方施工实行分级管理,在高风险段、高后果区通过采用无人机、管道哨兵、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进行重点防控,实现各级第三方施工管理全过程数字化监控。二是强化管道巡查巡护,及时准确掌握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动向苗头,第一时间进行安全告知和管道保护宣传。三是全面收集管道附近第三方施工信息,提前获取涉气施工信息,对已知施工项目和可能存在第三方施工风险管段进行重点巡护与实时监控,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

优化提升承包商管道作业管理能力。开展在用承包商专项排查,促进相关管理要求和制度执行落实,系统梳理承包商选用、合同签订、培训教育、作业过程、绩效评价等各环节,以承包商“作业亡命十种行为清单”和“典型违规十种行为清单”为指导,细化违反清单条款的处罚措施,专项开展在用承包商能力评估,加强承包商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培训,坚决守住承包商作业风险。

系统提升管道应急抢险专业能力。一是建立第三方施工损坏管道的应急抢险复盘机制,加强管道损坏等级研判与报送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与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衔接,强化与地方政府应急、住建、消防、医疗、公安等职能部门联动。二是压实第三方施工抢险现场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定期组织维抢修人员及检维修承包商开展操作技能、风险辨识、应急处置等培训。

持续提升第三方损坏的动态风险预警能力。建立第三方施工损坏的动态风险预警机制,优化隐患苗头第一时间安全风险提示方式。以提升岗位风险识别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为指导,持续打造燃气公司顶得上、管得住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全力夯实燃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根基。 

作者简介:刘磊,1984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长输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维抢修管理和管道保护工作。联系方式:010-84836382,liulei1010@petrochina.com.cn。

 

运用八步法 规范燃气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


马雄涛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2021年8月17日,河北省高阳县岳家佐村发生一起燃气爆燃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900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在没有核实燃气管线准确位置情况下,盲目进行自来水管道回拖布管作业,期间扩孔钻头将地下燃气管道损坏,导致燃气泄漏,遇明火发生爆燃。

深入剖析发现,一是整个施工管理过程只有3名巡线人员和2名施工人员参与,相关人员能力素质不足以及可以调配的风险管控资源不足;二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未告知燃气公司、未签订保护方案的情况下组织施工,体现出对第三方施工管理要求不清楚、风险辨识不到位;三是巡线人员在通过雷迪探管后,没有对比施工图纸,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没有参与审核;四是巡线人员未及时获取施工信息并进行现场监护;五是施工现场空间受限,燃气管道与自来水管道采用同样的定向钻施工工艺。

针对此次施工暴露出的问题,中石油昆仑燃气河北公司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了第三方施工管理八步法,规范管理行为,解决员工能力素质不足、风险管控资源不足、施工单位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

第一步:及时发现收集施工信息。为确保施工信息收集的全面性、有效性,分公司结合施工发展趋势,对取土、修渠、修路、建房、爆破、采砂、清淤等作业活动划定信息收集30米、100米、500米三个范围(表 1),做到及时发现、果断处置。通过巡检、施工电话告知、政府通知、网络信息、微信群信息等多种渠道获取施工信息后,巡线人员要主动询问对方施工作业内容、动向、是否涉及管道施工等信息,对于已涉气施工,要求立即停止施工,办理相关手续。对已知晓的施工计划项目,管道周边加密设置管道标识,对可能存在偷干、蛮干风险的管段要重点巡护,必要时设置视频监控或者驻人盯防。

表 1 第三方施工信息收集范围


第二步:开展管道保护宣传教育。针对大型施工、交叉点多的施工,分公司组织相关施工人员集中开展管道保护宣传(安全教育);小型施工要在现场开展管道保护宣传(安全教育);告知法律标准和河北省相关要求、手续办理程序、事故案例等。

第三步: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对钢制管道结合探管数据进行交底,PE管道原则上以开挖验证数据为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交底应仅作为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的依据,现场施工依据施工方案执行;由分公司安全、生产、工程业务主管部门视情况开展书面或者现场审核,避免将有误的管道定位数据交给施工单位。

第四步: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和管道保护方案包括施工作业方式、与管道间距等内容;分公司接到施工方案后,组织安全、生产、工程等相关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分管领导批准。坚持“一钻不再钻”原则,即在施工空间受限的区域,燃气管道已经是定向钻施工,不允许第三方施工再次使用定向钻等类似方式进行施工作业。

第五步:双方签订安全协议。参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规定,与第三方施工单位签订安全防护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燃气管道所属单位主管领导视情况开展书面或者现场审核。

第六步: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第三方损坏管道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明确第一时间操作的阀门、撤离的人员、影响的用户等,并由分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第七步:派人到现场监护指导。监护人员应全程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指导、监督施工,过程中要全过程旁站监督,遇到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未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的应立即责令停止施工,待重新审核具备施工条件后重新审批恢复施工。监护人必须清楚第三方施工内容、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管道基本状况和警示标识。

第八步:双方联合进行验收。与第三方施工单位对关联段管道的保护工程进行联合验收,确认管道本体、防腐层未受到损伤,安全间距满足要求,方可回填;回填土应符合相关要求。验收合格后,撤离监护人员和临时警示标识,对第三方施工中与管道关联管段相关的施工资料进行存档管理。分公司生产运行部门、安全部门视情况开展现场审核或资料审核。 

作者简介:马雄涛,1990年生,工程师,本科,就职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生产运行部,主要从事管道管理、投产管理等工作。联系方式:15233117669;827549559@qq.com。

 

充分发挥人防和技防的综合优势


马英凯

大庆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城镇燃气管道管理有别于长输管道或支线管道,其具有网状分布错综复杂,毗邻人口密集区、商业综合体,且多沿市政主干道路埋地敷设等特点,受空域限制、线性工程交错、管道里程长以及市政施工频繁等影响,给管道安全运行带来较多不确定因素。自2021年起,大庆公司严格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燃气管道与地下密闭空间综合管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重新建立以数字化为基础的GIS地图,开展基于北斗的高精度自主测绘的管道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密闭空间识别、低压钢制管道防腐层检测、管道定期检验、露管作业、管道改造等工作,对管道的管径、壁厚、长度、路由、埋深等信息不断修正更新。特别是以“新改扩”项目实施为契机,在施工阶段完成基础数据采集,确保管道数据的准确性,建立较为完备的GIS地图,为第三方施工管理、管网巡检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常态化的人工巡检相较于先进的技术措施虽然显得有些“原始落后”,但对于城镇燃气的市政管道、庭院管道管理来说,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基础管理方式。要和技防手段紧密结合,组合应用常态化管道数字化巡护、保护宣传、施工过程监护等多种方式,构建抓基础、强防范、重监管的管道保护链条,以保证管道运行安全稳定。

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使用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化巡检,预设固化管道巡检路线定点打卡,确保巡检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周边施工情况,上传施工信息,并及时采取应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保证巡线质量。使用水印相机对巡检关键节点、施工现场进行影像留存,全过程记录施工信息、施工进度、施工监护措施等,并实时上传生产管理系统,确保自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的动态闭环管理。这些做法既为日常检查复核提供可追溯的证据,又实现了巡检业务举证式管理,全面提升了管道风险管控能力。

我们还实现第三方施工防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一是加强与水、电、热力、通讯、物业等相关企业沟通,建立施工事前联动机制,互通施工项目计划,先期完成管道路由踏勘,确认施工区域与管道路由交集点位,落实管道保护方案,形成有效衔接。二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重拳打击部分企业或者个人随意施工的现象,规范施工乱象,树立事前报备、文明施工的法治环境。三是做实管道保护宣传工作,与辖区内施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交流施工信息,告知管道保护要求。深入施工现场、大型挖掘设备集中地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面对面开展管道保护宣传,提升公众保护管道安全的意识。四是发挥义务安全员作用,通过他们联系社区、物业及广大市民等,建立施工信息报告奖励制度,调动群众参与管道保护监督的积极性,形成注意自身安全和爱护管道的社会氛围。

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既是持久战,也是攻坚战,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结合自身管道运行特点,充分研判分析管道管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对症下“药”,组合运用多层级防护体系,不断织密管道保护防护网,打牢管道保护的根基,坚决遏制野蛮施工导致管道被第三方损坏事件的发生,防范化解管道被损坏的各类安全风险和隐患,确保城镇燃气管道运行稳定。

作者简介:马英凯,1987年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大庆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生产运行岗高级经理,主要从事城镇燃气生产运行管理、管道保护管理工作。联系方式:0459-6755830,276729909@qq.com。

 

“科技兴安”助力管道高后果区管理



许文平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现有燃气管道9200余公里,阀井8800余座,共识别高后果区35段,总长度为340公里。湖北十堰市燃气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我们认真汲取教训,运用完整性管理理念,加强高后果区识别和安全管理,认真排查风险隐患,围绕“科技兴安”提升管道基础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加强燃气管道数字化建设。制定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案,推广和应用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完成了管道、阀井及密闭空间测绘,录入“三沟三井”等密闭空间5.5万个,燃气管道数字化率100%。利用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辅助决策,有效提升了燃气管道及附属设施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管道保护、风险管理、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推广和应用无人机巡线。搭载云台相机、甲烷检测仪、喊话器等设备,具备高清视频采集、甲烷等气体检测、夜间红外显像巡检以及实时喊话等功能,辅助人工巡线,实现了高频次、全天候、快响应的视频巡察和管线泄漏检测。解决了夜间巡检难、山地和河流等穿跨越区域巡检难等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巡线时效。

三是搭建高后果区智慧监控平台。安装布置高清晰度的视频监控系统,搭载固定式枪机和可全方位角度切换、焦距调节等功能球机,对第三方施工活动、高后果区燃气泄漏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实时监控和预警,结合AI智能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并预警可能出现的第三方损坏行为和异常情况,可随时喊话制止危害管道的行为。有效降低第三方施工损坏风险,避免发生燃气泄漏事故。

四是实时监控第三方现场施工和汛期汛情。在第三方施工现场和汛期易发地质灾害点,灵活部署移动单兵监控系统,解决了巡检和监护人员不足的难题,降低了员工现场监护工作量,提高了监护效率。

五是推广和应用智能标志桩。管道沿线配备智慧标志桩、智慧地钉,能有效感知管道附近的施工情况,当挖掘机等施工作业造成地面震动时,可实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调度中心及巡线人员手机端,巡线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做出反应,利用无人机和视频监控系统等监测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情况,必要时赶到现场进行监护。

六是安装智能远传阴保桩。可对管道保护电位进行实时远传监控、记录和报警,并分析通电电位、断电电位、交流电位、自然电位等数据,实时监测管道的保护电位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腐蚀问题,确保管道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七是推广和应用阀井智能感知系统。在管道沿线阀井安装智能监测报警设备,实时监测阀井内燃气浓度、阀井内水位、环境温度以及阀井盖的开关状态,实时传输至生产管理系统,当阀井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实时报警,实现了对阀井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安全性。

下一步,分公司计划全面推广无人机、智能监控平台、移动单兵监控系统、智能标志桩、智能远传阴保桩、阀井智能感知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扩大科技手段在燃气管道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整合不同单位、不同系统,搭建统一的燃气管道及高后果区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的同时,深化AI模型在管道保护、管道巡检、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复杂场景的应用。致力于构建“科技监测+数据中枢+智能分析+责任闭环”的安全管理体系,利用数据中枢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借助智能分析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风险预判,最后通过责任闭环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加快燃气管道及其高后果区“数智化、标准化”建设,从制度、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筑牢智慧燃气安全基座,为燃气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简介:许文平,1972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镇燃气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联系方式:13597651780。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